昨天下午去看了《前任4》,
距离上一部已经过去了六年,原来时间过的这么快。
这一次,女1号换了人,但是结局依然令人唏嘘。
看到有个影评说:
看《前任3》的时候,坐在我旁边的男孩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人。演到孟云和林佳一次次错过的时候,男孩掏出手机,没几秒钟,又装回了口袋。
反复好几次,然后再也没有拿出手机来。
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,但我猜,他一定有一些话想要说给某个人听吧,只是时间过去了,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说这番话的资格,他和那个人也形同陌路,有了各自的生活。
爱情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便是,人已走远,但情还留在原地。
我也是一个人看的电影,倒没有那么伤感,手机始终拿在手里,偶尔看一下群里朋友们的插科打诨。
但是看到柳柳在车里给孟云发的那条朋友圈时候,忽然有些上头。
我也想发一条仅一个人可见的朋友圈。可是说什么?发给谁看?
苦笑一下,拿起的手机又放了下去。
《前任3》在豆瓣评分仅有5.5的情况下,取得了19亿的票房,很少会有影片如此的分裂。
《前任4》在网上依旧贬褒不一。
我不想跟任何人争论。我知道,只有真正痛过的人,才会这样痴迷这个影片。
再贴一段影评:
每个去看《前任3》,期待《前任4》的人,心里一定都有一个放不下的人。
那时候你是真切的幻想过和TA在一起生活吧,日子温柔有趣。
不必太热烈,也不必太匆忙,三餐四季,两个人就轻松恬淡的一起虚度这时光。
很可惜,我们都不是圣人,都无法左右时间的钟,背道而驰的那一刻,仿佛一切都按下了休止符。
爱过的人,走散了;想念的时光,回不来了;所有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,都变成了几年之后笑着说出口的故事。
挺好的吧?挺好的。
《前任4》快上映的时候,不知道是谁在微博上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,名字叫做:那个陪你去看《前任3》的人,还在吗?
没想到评论里清一色的“不在了”。当然,其中也夹杂着像“陪我去看《前任3》的人已经是我孩子的爸爸了”这样的狗粮。
但是我发现,来来往往,终究还是爱而不得的多。
当初,活着一分钟,爱你就要六十秒,山川河流的一切美好,都不及你眼神里的万分之一。
分开之后,对话框里的话写了又删,删了又写,熬过几个大夜,又听过几百首情歌,还是没敢把TA找回来。
在电影《后来的我们》里,分开十年后的方小晓和林见清重逢,小晓对见清说:见清,I miss you。
见清愣了一下,回复说:我也很想你。
“不是,我是说,我错过你了。”小晓一句话就已经明确告诉彼此,我们是真的回不去了。
不管重逢带来了多少喜悦,不管再见面时心脏会如何怦怦跳个不停,不管曾经一起经历了多少美好时光,但在时间面前,全都溃不成军。
你记得住也好,忘记了也罢,它们是真的都过去了,再多的撕扯,也不过是重蹈覆辙。
在西贝写的《路人》这首诗里,有太多难以自持的情绪。
“我的宿命分两段,未遇见你时,和遇见你以后。想饮一些酒,让灵魂失重,好被风吹走。可一想到终将是你的路人,便觉得,沦为整个世界的路人,风虽大,都绕过我灵魂。”
这首诗也成为知乎里“有一个忘不掉的人是怎样的体验”的高赞回答,我替他们难过,但也觉得幸运……
我虽未有如此多的感触,但内心却也泛起不少涟漪。
上一部里的女主角林佳离了婚,带着孩子来餐厅见孟云。
她说是要好好说一声再见。
可是我觉得,真正的再见不需要说,想好好说的,或许是为了下一次真的能再见。
是不是?
有人问:
孟云和林佳那么相爱最终还是分开,如果你注定跟这个人没结果,而你又特别喜欢这个人,你是要过程还是转身就走?
有人答:
什么叫结果,结婚叫结果吗? 结婚了也会离婚。白头偕老叫结果吗?也会有一个人先离去。人和人本身就没有世俗界定的结果,所以没关系,至少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,无限的相爱过。
文章评论
你好,看你的站做的挺不错的,有没有出手的打算,想出手的话,联系QQ1587894193。
没想到这个系列能持续这么久
@ccbbp 低成本高回报,投资方也不想放弃。上一部19亿票房,这一部现在票房将近9亿了。